首页 SEO优化 正文

软件开发都有哪些测试用例(你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做过什么类型的测试)

SEO优化 55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软件开发都有哪些测试用例,以及你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做过什么类型的测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测试用例包括哪些内容?

测试用例包括哪些要素

测试用例组成元素

(1) 用例ID;

(2) 用例名称;

(3) 测试目的;

(4) 测试级别;

(5) 参考信息;

(6) 测试环境;

(7) 前提条件;

(8) 测试步骤;

(9) 预期结果;

(10) 设计人员。

说明一条完整的测试用例包括哪些内容?

2) 软件或项目的版本(内部版本号)3) 功能模块名4) 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即该用例执行的目的或方法5) 测试用例的参考信息(便于跟踪和参考)6) 本测试用例与其他测试用例间的依赖关系7) 本用例的前置条件,即执行本用例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如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8) 用例的编号(ID),如可以是 软件名称简写-功能块简写-NO.。9) 步骤号、操作步骤描述、测试数据描述10)预期结果(这是最重要的)和实际结果(如果有BUG管理工具,这条可以省略)11)开发人员(必须有)和测试人员(可有可无)12)测试执行日期

完整的测试用例包含哪些内容?

软件产品或软件开发项目的测试用例一般以该产品的软件模块或子系统为单位,形成一个测试用例文档,但并不是绝对的。测试用例文档由简介和测试用例两部分组成。简介部分描述了测试目的,测试范围,定义术语,参考文档,概述等。测试用例部分逐一列出各测试用例。每个具体测试用例都将包括下列详细信息:用例编号,用例名称,测试等级,入口准则,验证步骤,期望结果(包含判断标准),出口准则,范释等。以上内容涵盖了测试用例的基本元素:测试索引,测试环境,测试输入,测试操作,预期结果,评价标准。

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有哪些

1. 等价类划分

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 *** .在该子 *** 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 正交表分析法

有时候,可能因为大量的参数的组合而引起测试用例数量上的激增,同时,这些测试用例并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上的差距,而测试人员又无法完成这么多数量的测试,就可以通过正交表来进行缩减一些用例,从而达到尽量少的用例覆盖尽量大的范围的可能性。

6. 场景分析方法

指根据用户场景来模拟用户的操作步骤,这个比较类似因果图,但是可能执行的深度和可行性更好。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果

黑盒法用例设计的关键同样也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模块输出和输入接口。不可能做到完全测试,以最少的用例在合理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问题

详细的描述一个测试活动完整的过程。1. 项目经理通过和客户的交流,完成需求文档,由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共同完成需求文档的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需求描述不清楚的地方和可能有明显冲突或者无法实现的功

测试用例包括哪些内容

它的一般形式是这样的:

比如对登陆功能的测试用例的编写:

用例编号:DL_001(编号通常会根据功能或模块编写)

功能模块:登陆

测试标题: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能否正常登陆

前提条件:1. 网络正常(也就是你做这条测试前必须要有的前提条件)

操作步骤:

进入登陆页面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点击登陆按钮

期望结果:登陆成功

实际结果:

另外附图另外一个例子:

测试用例包括哪些内容??

项目名称 功能模块名 功能特性 测试目的 预置条件 参考信息 版本号 编制时间

测试编号 测试用例名称 重要级别 测试类型 预置条件 操作步骤 作者 备注

什么是测试用例,它是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用例文档由简介和测试用例两部分组成。简介部分编制了测试目的、测试范围、定义术语、参考文档、概述等。测试用例部分逐一列示各测试用例。每个具体测

试用例都将包括下列详细信息:版本号、模块名称、用例编号、用例名称、用例级别、预知条件、验证步骤、期望结果(含判断标准)、测试结果、测试时间、测试

人员等。

说明一条完整的测试用例包括哪些内容?

2) 软件或项目的版本(内部版本号)3) 功能模块名4) 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即该用例执行的目的或方法5) 测试用例的参考信息(便于跟踪和参考)6) 本测试用例与其他测试用例间的依赖关系7) 本用例的前置条件,即执行本用例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如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8) 用例的编号(ID),如可以是 软件名称简写-功能块简写-NO.。9) 步骤号、操作步骤描述、测试数据描述10)预期结果(这是最重要的)和实际结果(如果有BUG管理工具,这条可以省略)11)开发人员(必须有)和测试人员(可有可无)12)测试执行日期

测试用例说明 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它的一般形式是这样的:

比如对登陆功能的测试用例的编写:

用例编号:DL_001(编号通常会根据功能或模块编写)

功能模块:登陆

测试标题: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能否正常登陆

前提条件:1. 网络正常(也就是你做这条测试前必须要有的前提条件)

操作步骤:

进入登陆页面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点击登陆按钮

期望结果:登陆成功

实际结果:

另外附图另外一个例子:

测试用例和用例规程有什么区别

首先说,测试文档与测试用例不是一个概念. 测试文档包括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规程,测试记录,测试报告,缺陷报告等.所有文档,每个文档所涉及内容不同. 而测试用例主要根据方案中的测试方法设计的测试执行步骤及预期结果,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一、等价类划分法

所谓「等价」,就是具有相同属性或者方法的集合,这个集合中某个个体所表现的特征与其他个体完全一致。

由此可知,等价类划分就是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当做测试用例进行合理的分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例如,规定的用户名长度区间为4~8个字,那么它的有效等价类是用户名长度在[4,8],无效等价类为用户名长度大于8位,或用户名长度小于4位。

二、边界值

测试经验告诉我们,在测试有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遍历所有数据会使测试效率低下,如果是手工执行,更加难以覆盖所有数据。这时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划分等价类,再从等价类中选择部分参数测试,边界值是等价类所有可选参数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边界值作为测试的重点,边界值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1.先根据等价类法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确定上点、离点及内点。上点是边界上的点,离点是离上点最近的点,内点则是边界有效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同样以用户名长度为4~8位为例,4和8为上点,3和9为离点,6则为内点。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地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完全覆盖。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三、判定表法

判定表又称策略表、决策表,能表示输入条件的组合,以及与每一输入组合对应的动作组合。判定表法适合逻辑判断比较复杂的场景,通过穷举条件获得结果,对结果再进行优化合并,具体又明确地表达复杂地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情况。

判定表主要由条件桩和动作桩两部分组成。条件桩是功能要满足地所有条件,动作桩则是所有可能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

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其缺点是判定表的建立过程较烦杂,当条件过多时,需要分析的逻辑组合呈2的倍数增长。测试工程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结合使用。

四、正交试验法

正交试验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组合的一种实验法,它是利用正交表来对实验进行设计,通过少数的实验替代全面实验。正交表中所有参与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成为因子,影响试验因子的取值或输入的成为水平。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采用正交试验法能够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作量与和成本。正交试验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测试需求,获取因子和水平

2)根据因子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3)替换正交表中的因子和水平,获取试验次数

4)根据经验或者其他因素补充试验次数

5)细化输出获得测试用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希望能够解答你的问题。

软件测试用例包括哪些内容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步骤:

1 得到需求、功能设计、内部设计说书和其他必要的文档

2 得到预算和进度要求

3 确定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和他们的责任、对报告的要求、所需的标准和过程 ( 例如发行过程、变更过程、等等 )

4 确定应用软件的高风险范围,建立优先级、确定测试所涉及的范围和限制

5 确定测试的步骤和方法 ── 部件、集成、功能、系统、负载、可用性等各种测试

6 确定对测试环境的要求 ( 硬件、软件、通信等 )

7 确定所需的测试用具 (testware) ,包括记录 / 回放工具、覆盖分析、测试跟踪、问题 / 错误跟踪、等等

8 确定对测试的输入数据的要求

9 分配任务和任务负责人,以及所需的劳动力

10 设立大致的时间表、期限、和里程碑

11 确定输入环境的类别、边界值分析、错误类别

12 准备测试计划文件和对计划进行必要的回顾

13 准备白盒测试案例

14 对测试案例进行必要的回顾 / 调查 / 计划

15 准备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得到必需的用户手册 / 参考文件 / 结构指南 / 安装指南,建立测试跟踪过程,建立日志和档案、建立或得到测试输入数据

16 得到并安装软件版本

17 进行测试

18 评估和报告结果

19 跟踪问题 / 错误,并解决它

20 如果有必要,重新进行测试

21 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维护和修改测试计划、测试案例、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

关于软件开发都有哪些测试用例和你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做过什么类型的测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码二维码